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煤炭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然選擇和重要引領。
2021年被譽為碳中和元年。4月22日,習近平主席應邀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時指出,中國將嚴控煤電項目,“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這一目標同時寫入了今年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等系列文件當中。
在此背景下,煤炭行業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應對機遇挑戰,從編制戰略規劃、加大投資力度、推進技術研發、加強項目合作等方面入手,加速布局新能源產業,取得了顯著進展。
一、新能源已成為煤企“十四五”發展重要戰略方向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各大煤炭集團紛紛將新能源作為重要的戰略方向加緊規劃布局。國家能源集團將進一步加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力度,力爭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達到7000-8000萬千瓦;晉能控股集團將加快發展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風電,拓展生物質、地熱、氫能等新興新能源,參與試點“新能源+儲能”“新能源+火電+儲能”,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裝機容量力爭突破3000萬千瓦;山東能源集團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堅持清潔低碳、多元布局,其中2021年12月16日兗礦能源宣布,力爭5-10年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氫氣供應能力超過10萬噸/年;陜煤集團“十四五”將大力發展光伏和風電,積極探索氫能、儲能、生物質等新能源,實現新能源產業跨越式發展;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計劃到“十四五”末,光伏電站開發建設規模達到3GW,“十五五”末達到10GW;華陽集團計劃到2025年形成15吉瓦光伏組件、萬噸級正負極材料、2000套飛輪制造等產業,產值力爭超過500億元;龍煤集團要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推動集團由傳統能源企業向清潔低碳能源企業轉型。
二、加大新能源產業投資布局
煤炭企業通過合資、控股、參股成立新能源公司,開展資本運營等各種方式,加大對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布局。
2021年1月22日,國家能源集團聯合中國國新、中國東方發起成立了國能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基金整體規模為100.2億元,主要投資方向為風電、光伏產業,以及氫能、儲能、綜合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的新技術項目。同時,國家能源集團資本控股公司還聯合中國神華、國電電力、龍源電力共同設立國家能源集團綠色低碳發展投資基金,旨在為新能源投資和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2021年4月12日,山東能源集團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60億元;該集團已被確定為省級新能源投資平臺,積極布局“雙千萬、雙園區”新能源基地;2021年5月21日,國家電投河南電力公司、河南能源集團和河南豫景能源科技公司發起成立河南能化電投新能源有限公司;2021年10月10日,中煤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儀式;2021年6月28日,陜煤技術研究院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項目開工,一期工程包括高鎳三元前驅體、硅基負極和磷酸鋰材料工藝生產設施及其配套設施;2021年8月,內蒙古霍林河露天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收購陜西中核光伏發電有限公司100%股權,投資建設中核淳化10萬千瓦風電項目,以獨資、合資等方式注冊成立9家新能源公司,累計涉及11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的開發建設。
三、積極開展項目合作,推動新能源項目建設
煤炭企業加強與相關行業,尤其是電力企業的合作,發揮各自在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共同推動新能源項目建設。山東能源集團與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以渤中、山東半島等項目為切入點,共同開發建設新能源項目;湘煤集團與三峽集團新能源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以新能源為主的清潔能源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濟寧能源集團與華能威海發電公司簽署新能源發電項目合作開發框架協議,重點在光伏、風電項目以及大容量電能儲能系統建設方面深化合作。
四、積極推動新能源技術研發
2021年12月7日,國家能源集團在江門正式揭牌成立氫能(低碳)研究中心,打造集團級研發平臺,創建風光水火儲及耦合制氫應用示范基地。2021年11月24日,中煤上海能源與合肥工大高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建立長效機制,積極拓展在換電業務、光伏制氫、蓄水儲能等方面的技術研究合作,共同推進戰略合作有效落地。2021年12月17日,河南能源攜手上海交通大學成立低碳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將在二氧化碳減排、捕集和資源化利用方面,合作推動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開發。
五、光伏產業成為煤企發展新能源“主戰場”
(一)國家支持煤炭企業發展光伏產業
2021年9月24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能源領域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文件提出,支持煤炭、油氣等企業利用現有資源建設光伏等清潔能源發電項目。
2021年1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十四五”支持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創新“光伏+”模式,支持包頭、鄂爾多斯、石嘴山等城市以及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等地區因地制宜利用沙漠、戈壁、荒漠以及采煤沉陷區、露天礦排土場、關停礦區建設風電光伏發電基地。
(二)大批大型光伏項目近期開工
2021年10月20日,國家大型光伏基地--國能寧夏電力公司200萬千瓦光伏項目正式開工。項目依托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國家“西電東送”通道建設,總裝機規模為200萬千瓦,是寧夏單體規模最大、投資規模最大新能源項目。2021年11月2日,中煤大屯公司新能源示范基地(一期工程)項目在江蘇沛縣開工,該項目是大屯公司利用卞莊龍東煤礦采煤沉陷區進行建設,裝機容量為263MW。后期還將開展二期、三期、四期工程,分別是利用姚橋、孔莊、徐莊、龍東的采煤塌陷地,以及徐州市鼓樓區屋頂資源建設光伏發電項目。
2021年10月,河北省發改委下發《關于下達河北省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保障性并網項目計劃的通知》,開灤集團公司首個新能源光伏發電項目--開灤承德縣建龍100MW“光儲+礦山生態修復”示范項目正式獲批,標志著該集團在新能源產業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2021年11月18日,淮河能源集團分布式“光儲充”新能源(一期)30MW項目在朱集東礦開工。該項目主要利用煤業公司、朱集東礦、謝橋礦、潘二礦、潘集選煤廠、設備租賃公司等礦區屋頂、車棚、停車場,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充電樁及儲能系統。
2021年11月18日,靖遠煤電發布公告,該公司與內蒙古天裕優泰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擬共同出資組建甘肅晶虹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靖遠煤電28MW光伏自發自用工程項目。
(三)積極發展光伏相關制造產業
晉能控股集團光伏制造企業已形成光伏電池制造產能7.5GW、光伏組件產能3.5GW的產業布局,“十四五”該集團將致力形成硅片、光伏電池、組件一體化產能,并全力助推光伏電池、組件產能達到20GW;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已初步構建了涵蓋太陽能電池片、組件材料、鋰電池、高純硅烷、銀粉、光伏電站的產業體系,擁有成熟的光伏電站建設運營技術,先后建設分布式、集中式光伏電站近300兆瓦;華陽股份以光伏組件作為切入點進行全產業鏈布局,正在建設5GW高效光伏組件制造項目,打造新能源蓄能新材料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