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
9月21日 中央書記處發出《關于擴兵與編組野戰軍的指示》。通過編組野戰軍或野戰兵團,從組織體制上完成了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的戰略轉變。
1949年
9月21日-30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舉行。出席會議的代表共662人。會議通過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等文件。會議決定國都定于北平,北平改名為北京;紀年采用公元;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國旗為五星紅旗。會議選舉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舉行,標志著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運動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勝利,標志著愛國統一戰線和全國人民大團結在組織上完全形成,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毛澤東在開幕詞中向全世界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1937年
9月22日 《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由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23日,蔣介石發表實際上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中共中央的宣言和蔣介石談話的發表,宣告國共兩黨重新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
1990年
9月22日-10月7日 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首次承辦的綜合性國際體育大賽。
2015年
9月22日-28日 習近平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28日,習近平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并發表講話,強調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0年
9月22日 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講話強調,要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和合作共贏理念,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走多邊主義道路,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宣布中國支持聯合國發揮核心作用重大舉措。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