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
9月10日 針對張國燾拒不執行中央北上的正確方針、并企圖分裂和危害中央的緊急情況,中共中央發布《為執行北上方針告同志書》。文告指出:目前的形勢是完全有利于我們,我們應該根據黨中央正確戰略方針,繼續北進,大量消滅蔣介石、胡宗南的部隊,創造川陜甘新蘇區。我們無論如何不應該再退回原路,再去翻雪山,走草地,到群眾完全逃跑的少數民族地區。“南下是絕路”。只有中央的戰略方針是唯一正確的,中央反對南下,主張北上,為紅軍為中國革命取得勝利,你們應該堅決擁護中央的戰略方針,迅速北上,創造川陜甘新蘇區去。
1940年
9月10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擊敵和友”的軍事行動總方針的指示》。指示指出:在目前加強團結時期,應集中其主要注意力于打擊敵人,應仿照華北百團戰役先例,在山東及華中組織一次至幾次有計劃的大規模的對敵進攻行動。“擊敵和友”是目前軍事行動的總方針。此前,九月一日,周恩來在重慶致電中央指出:華北百團大戰影響極大。估計到本年內重慶危殆,西南切斷,國民黨中央軍隊將更加削弱,我更有大發展可能,故現在應以“擊敵和友”為主,以利我方主張在全國的實現。
1945年
9月10日至10月12日 晉冀魯豫軍區集中主力3萬余人,在山西長治地區(古稱上黨郡)實施的上黨戰役,一舉殲滅入侵的閻錫山所部3萬余人,擊斃國民黨軍第七集團軍副總司令彭毓斌,生俘第十九軍軍長史澤波,使閻錫山損失其總兵力的1/3。上黨戰役給國民黨統治集團以很大震動,加強了中共代表團在重慶談判中的地位,直接配合了談判斗爭。
2013年
9月10日 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5年4月2日,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6年5月28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2018年
9月10日 全國教育大會召開。習近平講話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要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12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十三五”時期,我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2%,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5.2%,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91.2%,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升到54.4%。
1969年
9月11日 周恩來在首都機場會見參加越南勞動黨主席胡志明葬禮后途經北京的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雙方同意中蘇邊界問題應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避免武裝沖突。
1988年
9月12日 鄧小平在聽取工作匯報時,提出“兩個大局”思想。指出,沿海地區要加快對外開放,使這個擁有兩億人口的廣大地帶較快地先發展起來,從而帶動內地更好地發展,這是一個事關大局的問題。內地要顧全這個大局。反過來,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來幫助內地發展,這也是個大局。那時沿海也要服從這個大局。
1997年
9月12日-18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通過的報告《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著重闡述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明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強調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跨世紀發展的宏偉目標。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鄧小平理論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道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載入黨章。
2002年
9月12日 江澤民在全國再就業工作會議上講話,提出就業是民生之本。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的通知》,確立積極就業政策的基本框架。
2019年
9月12日 習近平在視察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時指出,我們緬懷這段歷史,就是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革命情懷,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僅善于打破一個舊世界,而且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展望未來,中國的發展前景無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