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
4月24日前后 毛澤東同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余部在寧岡礱市勝利會師。隨即根據毛澤東的意見,確定了以羅霄山脈中段為根據地,發動群眾斗爭,實行土地革命,向北發展,向南游擊的方針。并決定成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六月改稱紅軍第四軍(簡稱紅四軍)。
1949年
4月24日 華北軍區第十八、十九、二十兵團攻占山西省會太原,歷時6個多月的太原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135000余人,全殲守敵84000余人,結束了閻錫山在山西38年的反動統治。4月29日,大同守敵接受和平改編,山西省至此全部解放。
1951年
4月24日 政務院發出《關于人民民主政權建設工作的指示》,指出:各級人民政府必須依照各級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按期召開人民代表會議,其中大城市每年至少須開會三次,縣至少須開會兩次;各級人民政府的一切重大工作,應向各該級人民代表會議提出報告,并在人民代表會議上進行討論與審查;一切重大問題應經代表會議討論并作出決定。同日,政務院還發出指示,要求在1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召開區人民代表會議。
1970年
4月24日 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衛星運行軌道,距地球最近點439公里,最遠點2384公里,軌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夾角68.5度,繞地球一周114分鐘。衛星重173公斤。“東方紅”1號的發射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制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標志著我國在宇航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
1983年
4月24日 國務院批轉財政部制定的《關于國營企業利改稅試行辦法》,將國營企業原來給國家上繳利潤的辦法,改為按國家規定的稅種和稅率向國家繳納稅金。
2014年
4月24日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45年
4月25日-6月26日 聯合國制憲會議在舊金山召開。6月26日,通過聯合國憲章。包括中共代表董必武在內的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會議,并在憲章上簽字。
1956年
4月25日 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論十大關系》報告。報告強調要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為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并初步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提出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任務。報告還提出共產黨和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
1957年
4月25日 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舉行(簡稱“廣交會”)。此后,每年在廣州舉辦春、秋季兩次出口商品交易會。自2007年起改稱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2015年
4月25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9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四梁八柱”。
2016年
4月25日 習近平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時指出,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須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