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
4月16日 周恩來等致電中共中央,建議武漢國民政府乘蔣介石在滬寧地區立足未穩之機,迅速出兵東征討蔣。電報指出:“為全局計,政治不宜再緩和妥協。”但是,在武漢的共產國際代表和一些共產黨人對馮玉祥寄予很大希望。鮑羅廷等以為,武漢國民政府只要同馮玉祥聯合討奉,會師鄭州,就可以背靠西北,打通同蘇聯的國際交通線,在西北建立軍事基地,然后再回過頭來東征討蔣。共產國際和斯大林也贊成北伐討奉。中共中央經過討論,沒有采納東征討蔣的建議,決定同武漢方面的國民黨一道繼續進行北伐,即第二次北伐。4月19日,武漢國民政府舉行第二次北伐誓師大會。從4月下旬至5月下旬,北伐軍同奉軍主力激戰于豫南,擊敗奉軍。
1950年
4月16日 人民解放軍發起大規模渡海戰役,千帆競發強渡瓊州海峽,同國民黨海軍在海上展開激戰。在長期堅持海南島武裝斗爭的中共領導的瓊崖縱隊的接應下,渡海部隊順利登陸,迅速突破敵軍防線。5月1日,海南全島解放。
1981年
4月16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轉發國家科委黨組〈關于我國科學技術發展方針的匯報提綱〉的通知》指出:科學技術要走在生產建設前面;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科技工作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方針;抓好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現行體制需要逐步加以改革。要逐步打破地區和部門的界限,加強基層單位之間協作和聯系,科研單位同生產單位之間,可以采用合同制,有的還可以組成科研生產聯合體。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科學技術工作的領導,重視和運用科學家的力量,在整個社會造成尊重科學、尊重科學家的風氣。
1984年
4月16日-25日 國家體改委在常州市召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座談會。會議認為,沙市、常州、重慶等市的實踐表明,搞好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對于推動整個經濟體制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改革形勢的需要,會議提出:加快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的步伐;簡政放權,搞活企業;開放市場,搞活流通;探索城市新的計劃管理體制,完善市領導縣的新體制,增加一批改革試點城市等項措施和建議。
2018年
4月1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事務部掛牌成立。
1931年
4月17日 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項英,副主席朱德、毛澤東發布關于《第二次戰爭中的地方武裝工作》的通令。通令指出:在第二次戰爭快要走到的當前,地方武裝等須主動的向敵人襲擊擾亂,靈活運用游擊戰術,應用“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退我追、敵疲我戰”的秘訣,采取“化眾為零、化零為眾”的方法,以完成其應有的任務。通令強調游擊隊在執行作戰任務中除了執行一般的戰斗紀律外,應加強每個隊員的政治認識與信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1959年
4月17日-29日 全國政協三屆一次會議舉行。會議推舉毛澤東為全國政協名譽主席,選舉周恩來為主席。
1980年
4月17日 中國恢復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合法席位。
1987年
4月17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關于民族工作幾個重要問題的報告》,闡述新時期民族工作總的指導思想和根本任務。
2003年
4月1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專門聽取有關部門關于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匯報。當年春天,我國遭遇一場非典型肺炎疫情重大災害。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的嚴峻考驗,全黨全國人民在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堅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經濟建設,奪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階段性重大勝利。
1955年
4月18日-24日 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出席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有29個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中國代表團本著“求同存異”的方針,同其他與會國家一起,為會議的成功作出貢獻,共同倡導形成“萬隆精神”。通過這次會議,中國打開了與亞非國家廣泛交往的大門。
1959年
4月18日-28日 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會議選舉劉少奇為國家主席,朱德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決定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
1990年
4月18日 李鵬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東地區的開發,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4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開發浦東的十項優惠政策和措施。9月10日,國務院有關部門和上海市政府向中外記者宣布開發、開放浦東新區的九項具體政策規定。浦東的開發、開放隨即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
2008年
4月18日 京滬高速鐵路全線開工。京滬高速鐵路自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橋站,全長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線路最長、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次投資規模最大的建設項目。
2017年
4月18日 習近平接見全軍新調整組建84個軍級單位主官并對各單位發布訓令,強調要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依法治軍,聚焦能打仗、打勝仗推進各項工作,聚精會神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